“禅茶第一村”——径山村

(记者 吴一静 通讯员 金鑫) 昨天下午,径山村与华立集团签署了村企共谋助力乡村振兴党建共建协议。在径山镇,这样的共谋共建共享形式并不是个例。

作为“西部富美”主阵地,径山镇今年5月召开“乡村新社区”大会,率先打响建设共同富裕示范村的“发令枪”,通过村村合伙、村企携手、村民共建的“3×N”共富行动,积极探索以“乡村新社区”建设推动共同富裕新路径,着力构建治理与发展统筹协调、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生态与经济相融共生、农村与城镇互补融合、先富与后富有效衔接的共同富裕“乡村样板”。

共建共享 拓展共富“朋友圈”

今年,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径山镇以小古城、径山、前溪三个村为核心,聚起了村·村共富“合伙人”,以“1+X”模式建立3个乡村新社区,带动全域13个村,统筹推进共富行动。今年上半年,小古城、径山2个新社区景区公司收入均超100万元。

“一个村富,不能算是真正的共同富裕。”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说,“我们村与附近的求是村、潘板桥村组成联盟,各扬优势、互补短板,并与径山镇其他三个村级联盟相互支持,形成‘共同富裕共同体’。”

产业兴旺,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除了村与村之间携手并进,径山镇还着手引进“外援”,成立“村企共富联盟”。径山、小古城、前溪3个乡村新社区分别与华立集团、杭州园林、泰康健康产业等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村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径山产业发展的“朋友圈”。

随着知名企业的“下乡”,村企合作共同梳理山水林田湖资源,通过招智和招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现代农业;充分运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机制优势,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宽径山茶和竹产业链,让茶园、竹园、田园等变成城里人向往的休闲乐园;同时,也为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筑巢引雁 打造共富“生态链”

共富,需要生力军。近些年,为了给乡村振兴引入创新创业“活水”,径山镇因地制宜,开展茶艺师、评茶员等特色化培训,出台乡创休闲产业人才奖励扶持政策,吸引年轻人下乡、乡贤回归。

径山村村民马宽留学归来,选择了回村创业,他探索了“农业+旅游+茶文化+文化创意”发展模式。马宽展示新开发的帆布包、马克杯和钥匙串等文创产品,“去年这个系列的文创产品一上线就大受欢迎,今年上半年,我的文创收入就达到了30万元。”马宽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给径山村带来了人气和活力,也给径山茶产业注入了新动力:从卖茶叶到弘扬茶文化,径山茶产业实现了“一季卖茶”到“四季玩茶”的蝶变,2020年径山茶总产值超4.5亿元;径山茶园成为“进得来、稳得住、干得好”的双创乐园。

(下转第2版)  融合提升 撬动富美“新蝶变”

12万亩山林绿意葱茏,3000亩溪滩竹海壮观幽深,中、北苕溪源远流长,山水环抱、镇村共融。径山镇党委副书记徐盛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以‘西部富美’行动为引领,做实绿色基底,做活生态美景,做靓美丽城镇,做深文化传承,全力打造更加绿色、更有温情、更为便捷、更具活力的‘美好径山’。”

径山镇将在保护良好生态、传承历史文化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示范乡村”建设,在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不损害生态功能的条件下,适度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合理发展适宜性产业,推动生态与经济融合提升。聚焦全域景区建设,不断延伸美丽绿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提质扩面,全力争创省级美丽城镇;以“禅”“茶”品牌串联撬动全镇生态文旅资源,不断丰富“乡愁产品”,切实拉长产业链,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板地。

同时,径山镇将进一步强化文化传承,放大径山“好声音”。挖掘村史文化,打造“径山诗路”,让百姓更有归属感;建立“茶多分”村民信用积分银行,提升乡村文明程度,让百姓更有荣誉感;补齐文化功能短板,丰富文化艺术活动,让百姓更有参与感。

小古城村和径山村还是当地进行“数字乡村”试点的示范村,从垃圾分类到乡村治理,从乡村旅游到产业发展,各种数字化场景应用正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未来,径山镇还将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建成“一屏感知、一网通管、一键办理”云治理体系,着力打造垃圾分类、农民建房、智慧养老、景区交通治理、云端议事等重点场景“品牌化”实践方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共富路上的乡村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