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高水平推进“平安街道”建设,根据《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市委〔2019〕5号)和余杭区《关于印发“全域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区委办〔2019〕6号)精神,特制定闲林街道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二十项举措(简称“社会治理二十条”)。

一、坚持政治引领,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统筹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班子成员和村社、部门负责人每月会商例会制度,加强对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统筹协调,形成条抓块统、合力推进的工作运行格局。(牵头部门:党政办)

(二)建强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街道、村社、网格、楼道四级队伍建设,推动工作力量下沉,优化人员结构,加强业务培训,完善奖惩办法,形成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工作组织体系。(牵头部门:党建办)

(三)推进党建联盟。深化区域党建共建,发挥村社党群服务中心一线阵地作用,整合吸纳各类资源,做到阵地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送,扩大服务党员群众的聚合效应,切实增强党建实效。(牵头部门:党建办)

(四)打造红色网格。突出党的引领教育发动作用,加强街道“大工委”、村社“大党委”建设,梳理整合网格工作职责,科学合理划定网格范围,建立专职网格员与在职党员1+N工作模式,从“多网叠加”向“一网覆盖”的全科网格转型,完善“街道—村社—网格—楼道(组)—户”五级组织体系,夯实基层治理的“红色堡垒”。(牵头部门:党建办)

二、坚持法治保障,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公信力

(五)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不断丰富法治教育的举措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进一步浓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牵头部门:司法所)

(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打造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法律援助方式,推动街道法律服务向村社下沉,继续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和谐社区(村)建设。(牵头部门:司法所)

(七)提升人民调解能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建强街道-村社两级调解委员会,选优配强调解工作队伍,注重从“两代表一委员”、老同志、乡贤和社会组织中选聘调解员,提高调解工作集约化专业化系统化水平。(牵头部门:司法所)

(八)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访源治理攻坚年行动,健全完善信访代办、开门接访、领导约访、公开电话等制度,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建立信访事项、警情纠纷、民事诉讼纠纷信息数据库,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牵头部门:平安办)

三、坚持德治教化,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向心力

(九)树立“最美”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用好“最美”系列评选等载体,继续开展见义勇为等模范行为的表彰,弘扬崇德向善、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社会风尚。(牵头部门:党群服务中心)

(十)深化“林下”文化挖掘。以建设“一厅两馆”为契机,深挖闲林文化底蕴,梳理闲林文化脉络,挖掘闲林本地文化人才,因地制宜建立文化人才库和特色队伍,鼓励精品文艺创作,全力打造具有闲林特色的文化产品。(牵头部门:党群服务中心)

(十一)推动“平安”深入人心。灵活运用“三色预警”,广泛宣传“平安三率”,开展“平安街道”“平安村社”“平安家庭”“平安先锋志愿者”等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禁毒、反恐、防电信诈骗等工作,使平安意识深入人心。(牵头部门:平安办)

(十二)健全“心理服务”体系。积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搭建“线上+线下”联动融合的区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组建街道心理危机干预队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便捷专业规范的心理服务,打造“健康闲林”。(牵头部门:公共服务办公室)

四、坚持自治强基,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力

(十三)构建社团治理体系。以村社党组织为统领,以群众兴趣爱好为纽带,以社会组织和辖区单位为支撑,整合各类资源,发掘各类人才,广泛建立各类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增强居民群众的凝聚力。(牵头部门:党建办)

(十四)发挥民主协商作用。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协商议事体系,改善活动空间,常态化开展民情恳谈、村民说事、百姓议事等民主协商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牵头部门:党政办)

(十五)规范业委会运行。有序推进小区业委会建设,提高业委会中党员占比,将业委会与全科网格、楼道长队伍进行深度融合,加强对业委会工作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全面提升业委会自治水平。(牵头部门: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

(十六)促进“物居业”协同提效。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对话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细化规范物业服务标准,明确业委会职责清单,推广业委会和物业重大决策征询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牵头部门: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

五、坚持智治支撑,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生命力

(十七)提升两级综治中心。高标准建设街道综治中心和村社“三站融合”治理中心,强化“街道统一指挥,村社快速到位”的治理模式,推动专业队伍向村社、网格下沉,提高街道治理联动体系的整体化。(牵头部门:综治中心)

(十八)建强智慧运行系统。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改革,高标准建设街道“数字驾驶舱”,重点构建以统一地址库为基础、四大场景为应用、运行制度为保障的“1+4+1”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数据整合、分析研判、线上指挥、绩效评价为一体的数字治理能力。(牵头部门:综治中心)

(十九)完善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街道应急预案,梳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以数字驾驶舱为载体,链接街道人、房、企、事、物、通讯等资源要素,发挥物联感知和智慧分析优势,着力构建一图通览、一体响应、一键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牵头部门:综治中心)

(二十)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加快闲湖城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构建未来治理、邻里、服务、教育、健康、低碳、交通等七大场景,整合智慧物业、智慧停车、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智能信息系统,健全科学高效的社区治理架构。(牵头部门:公共服务中心)

 

                                                                                                                                                      中共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工作委员会 

                                                                                                                                                                           2021年3月9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