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对市县级人民政府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浙政教督办〔2020〕30号)要求,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2020年10月组织对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开展实地核查,并进行了现场反馈。余杭区人民政府根据反馈情况,着力开展薄弱环节整改提升。2021年3月,在收到《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督导报告》后,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多次召集召开部门工作会议,分析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关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超额定规模办学、民办比例偏高等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抓好问题整改,推进转化提升,取得良好实效。现将有关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项目建设 提升资源配置水平

针对我区城市化快速推进,多重人口导入因素叠加影响,致使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多次召开教育资源拓展部门、镇街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教育项目建设规划,优化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全力拓展教育资源总量。一是加强学校布点规划。在《余杭区中小学、幼儿园布点规划(2017-2035)》基础上,以未来人口增长和导入方向为重要依据,充分考虑区域内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等变化对教育资源的影响,摸清存量,预测增量,科学编制“十四五”期间学校项目建设子规划,未来5年,拟实施新建类学校项目不少于100个,新增学校达到2417个班级,预计总投资约216.6 亿元。二是完善学校项目建设机制。成立区教育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专班,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教育项目推进问题。改变以往学校项目建设镇街报备制模式,将区政府审核同意的学校项目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至平台、镇街,并列入年度综合考评序列。三是加快学校项目建设步伐。在严格执行市基础教育专项规划要求,依照区域教育实际,适当提高居住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百户比”指标基础上,全力加大学校项目建设力度。2020年全区实施学校项目99个,完成投资48.74亿元,开工30个,竣工32个,新增班级402班,新增学位15285个。2021年计划开工学校项目69个、续建 65个、竣工30个。

二、强化源头治理 严控学校办学规模

针对部分学校超规模办学及部分学校生均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一是强化招生入学管理。严禁学校招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入学,加大对违规学校的处罚力度。对已经存在超规模办学的学校采取“只出不进”措施,严格控制学校办学规模。除个别资源高度紧张区域,严格按照小学、初中学校规模2000人以内、九年一贯制学校2500以内控制招生数,竭力缩减学校规模,严格按校园建设规划设置班级数,不随意更改扩大。林苑学校班额严格控制在小学45人以下,初中50人以下,2020年通过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二是对部分学校实施改扩建工程。2020年全区共完成太炎小学(城北校区)改扩建、临平三中改扩建等8所学校改扩建;通过社区闲置场地、废旧厂房改造建立依山幼儿园等4所,竭力扩大教育资源,分流部分超规模办学学校学生,以扩展学生活动空间。三是加大音体美专任教师招聘力度。2020年我区招收音体美教师128名,2021年在第一轮教师招聘中已招收音体美教师101名,不断提高每百名学生拥有的音体美专任教师占比。

三、降低民办占比 促进优质协调发展

针对义务教育学校民办学生占比过高问题。一是有序实施“公民同招”政策。2020年我区严格遵照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要求,26所民办中小学采用市级统一平台计划招生6625人,实际招生5183人,平均招录率78%。因“锁区”招生、“同类排序靠后”等政策影响,部分民办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二是有计划地关停和收购部分民办学校。在符合规划前提下,对招生严重不足、的确无法正常运转的民办学校,考虑逐步协定回收,改制成公办学校,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招生压力。如今年9月将关停良山学校崇贤校区,学生由政府整体安置在公办学校就读。三是暂停义务段民办学校审批。科学规划、严控审批,根据全区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合理布局民办教育资源。今后,义务教育段民办学校原则上将不予审批。通过以上努力,2020年我区义务段民办学校学生占比由2019年的21.0%下降至19.0%。

下阶段,我区将进一步增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严格遵照《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通知》《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要求,全面聚焦教育发展问题短板,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整改到位,为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扎实基础。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

2021年3月30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