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艾赛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

钎焊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华光新材”

卡涞未来工厂

(通讯员 徐璐晨 记者 吴怡倩) 机器人完成冲压检测后,复合材料气瓶被轻松“吹”出;废旧冰箱、空调等电器通过系统智能识别分拣后,自动投送至生产线,被拆卸成大大小小的零件……在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里,这些智能化场景随处可见。

近年来,围绕打造“一智三新”产业体系,钱开区以数字化赋能新智造,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今年1-11月,钱开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63亿元,同比增长8.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9.7亿元,同比增长55.95%。

艾赛斯(杭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非金属内胆复合材料气瓶制造的新型公司,是钱开区新材料领域企业群体中的一颗新星。“我们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车间数字化提升后,实现了智能化气瓶生产和管理。现在能全程掌控气瓶各个环节的实时信息,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一年能生产30万只气瓶。”公司总经理陈亚鹏说。

为了更好地给辖区内企业提供“阳光雨露”,钱开区以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成立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每月例会制度,完成辖区内规上企业数字化诊断,并强化与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博世工业互联网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钱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金果介绍,截至目前,钱开区有4家企业入选杭州市“未来工厂”培育名单,12家企业入选杭州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库。

与此同时,作为杭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平台,钱开区深耕“三服务”,不断提高产业政策服务精准性,建立“互联网+服务”和“互联网+监管”的管理模式,从开发区土地规划控制、工程进度、企业服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多角度出发,打造开发一系列数字化应用,从而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批“智造”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鼓励企业争创智能制造示范试点。

走进钎焊材料产业龙头企业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生产车间,记者看到,销售员通过CRM软件下单,生产计划指令通过MES下达到各个工位,原材料自动导入,经过高温熔炼、连铸、挤压成型等工艺,最终形成被誉为“工业万能胶”的高性能钎焊材料。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生产数据和品质数据的全面追溯、设备状态的全监控。

钎焊材料数字车间是钱开区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目前,钱开区已形成新装备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标杆引领性数字化车间,制造生产效能提升50%以上,这为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钱开区将持续构建“智造单元-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梯级培育体系和渐进式新智造发展路径。力争到2025年,5个项目列入浙江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1个项目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试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