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改局金融科科长 张文杰

区商务局电子商务科外经服贸科科长 石磊

区交通集团、余杭航空航天小镇 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杰

区交通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孙其军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主任 戴晓英

黄湖镇妇联主席党建办(群团办)主任 陈敏娜

区科协办公室主任 陆瑛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镇街和部门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实干担当、勇立潮头的中坚力量,区委组织部将继续选登机关中层干部“每季之星”优秀事例,以此激励镇街和部门机关中层干部立足自身岗位,以先进为标杆比学赶超,在实践担当中锤炼党性,在攻坚破难中历练本领,在奋勇争先中砥砺自我,为余杭各项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

记者 宋晗语


持之以恒奋战在余杭金融一线

长期奋战在余杭金融工作第一线的张文杰,主要负责推动企业上市、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信用建设等工作。在岗多年,他用敏锐的眼光、开阔的思路、扎实的举措,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企业上市工作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区委区政府每年的重点工作任务。面对企业上市审核趋严、行政区划调整等影响,张文杰带头迅速调整科室业务分工,将人员力量优化配置,带领科室人员加强与重点平台、镇街之间的联系,并深入一线走访企业,不断充实上市培育后备资源。

有时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问题,张文杰第一时间前往了解情况,将事项按难易分类,分析原因,协调多方力量共同解决。今年,他已走访90多家上市培育(后备)企业多次,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40多个。

此外,张文杰还参与组织举办了“走进上交所”活动,邀请专家为企业解读上市政策等,并共同参与今年新一轮产业政策修订工作,着眼政策精准扶持,进一步降低企业上市成本,为余杭企业上市步入快车道默默贡献力量。

紧盯目标任务 助力商务发展

2021年1-10月,全区网络零售总额规模和增速已连续四个月排名全市第一,服贸出口额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进度位居全市第二,6家企业获评杭州市2021年服务贸易示范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余杭成绩斐然,像石磊(图右)这样的“后浪”功不可没。

多年来,石磊始终奋战在商务工作一线。今年7月,为助力全区电商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他积极和上级部门、有关机构进行对接,主动挑起客商对接、媒体邀请、专题材料等工作重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部门里起到带头作用。通过近两个月的“日夜兼程”,成功招引2021电商发展创新峰会在我区举办。

此外,石磊还深入贯彻省市区决策部署,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风口,牵头起草了《余杭区直播电商MCN机构精准招商攻坚行动方案》,作为全年直播电商工作的核心指导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工作举措,强化相关保障。石磊撰写的多篇专报材料获市区领导的批示肯定。

“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阶段,我都要做到心中有火、眼中有光,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勇往直前,成为商务战线的坚强后浪。”石磊说。

续写山海情 探索共富路

2021年8月,陆瑛赴衢州市柯城区山海协作工程挂职,担任柯城区政府经济技术协作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并作为省派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干部,挂职沟溪乡党委副书记、碗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为续写余杭柯城山海情、探索未来乡村共富路投入心血和汗水。

为尽快熟悉工作,陆瑛白天走访乡镇调研援建项目,晚上查阅资料学习业务,5天跑遍14个项目,驾车行驶800多公里覆盖8个乡镇12个村,积极主动地融入村“两委”各项具体工作中,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

陆瑛用脚步丈量着衢州大地,做山海协作“螺丝钉”,充分发挥科协优势,组织开展“未来科学家”体验活动走进柯城、邀请区非遗项目“狮舞少年”赴碗窑村开展文化走亲活动;积极对接余杭乡村振兴优秀经验与柯城交流、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共享余杭数据资源,推进山海协作数字化改革,根据衢州特色因地制宜打造项目。其中,山海协作乡村振兴共同体作为案例在“中国乡村振兴”微信号刊发,余杭区助力柯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在全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砥砺前行践初心 凝心聚力促发展

自区交通集团成立以来,实施的重大项目几乎都能看到丁杰(图前)的身影,从“三路一环”到大运河建设,从小城镇环境整治到中法航空大学、径山禅修酒店。在同事们眼中,他总是加班最多的那个人,是交通集团“重大难”项目的急先锋、排头兵。

在中法航空大学项目上,丁杰严格把好安全文明、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和资金计划四道关卡。在项目初期,不仅自己对施工设计图了然于心,还敦促每一位项目负责人认真阅读图纸,力求掌握细节。在施工过程中,他每周详细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发现问题漏洞并整改。在团队管理上,他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调每个管理者都要树立成长型价值观,发现任何一处问题,他都会严格要求妥善处理,以务实的态度确保项目推进安全有序。“看着中法航空大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将来无数学子踏进这里,再苦再累也值得。”丁杰说。

今年,面对台风“烟花”,丁杰带队连夜抽查防台措施落实情况,准确摸排避难人员和应急物资数量,在公交公司的帮助下,筹集多辆公交车,顺利完成2520人的转移和安置工作,赢得了广大工地建设者的赞赏。

项目一定是管出来的

行政区划调整后,孙其军(图右一)临危受命,担任余杭区交通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负责区交通运输局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管理任务。面对单位管理人员骤减,但工作任务未变、工期还要提前的压力,他带头加班加点,保障项目推进。例如:运溪高架的通车任务,他几乎每天工作超12小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最终按时保障运溪高架建成通车,完成了这项不少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后,孙其军又迅速把精力放到高架地面道路、高架下穿杭徽等项目推进上。面对项目建设管理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群众关注度高等压力,他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他像个施工员,深入一线叮嘱项目负责人管理项目要像自家装修一样,每个方案、每个细节都要严格把关;他像个消防员,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常常奔波在部门、镇村和工地之间,协调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为项目推进扫清障碍,为项目精益求精把好最后一道关。

“项目一定是管出来的,这样工程才能经得起看、经得起查、经得起时间考验。”孙其军以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同事,共同奋进在余杭交通大发展的路上。

发扬“三牛精神” 推进机关高效运转

戴晓英(图左)是一位有12年办公室工作经验的大姐,以推进余杭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在省市“走前列、当示范”为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发挥岗位经历优势,推进机关高效运转,讲好余杭退役军人故事。

办公室工作不像一线岗位,很多是“看不见”的。有时,戴晓英坐在办公桌前“闷声不响”一整天,经过她的一番头脑风暴,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就清楚地罗列在书面文案中。有时,她也要奔前跑后,与同事开展“传帮带”,在开展的主题活动中挑大梁、抓细节。

戴晓英小小的身躯承担着部门里的繁重压力。今年,“12347”特色工作、《留住英雄故事(二)》编印、“军休干部口述历史”视频,故事拍摄整理、“余杭区最美退役军人”选树、退役军人“三服务”等活动开展,前前后后都有她的身影。今年,她主要负责的庆“八一”双拥活动信息被新华社刊登,当天阅读量达58.8万人次。戴晓英所在单位连续三年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评选为宣传工作先进,多项工作经验在省委退役军人事务领导小组简报刊登。

用汗水浇灌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余杭大数据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杭市民卡有限公司总经理 鲍全贵

鲍全贵(图左)毕业后扎根在余杭,在区金控集团的部门、下属企业等岗位上任职多年,保持着脚踏实地、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臻于至善。

区划调整前后,鲍全贵带领公司上下全身心投入到区数字办公系统保障、区数智治理中心等项目建设中,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多次与相关部门交流意见,快速推进系统建设,优先保障基础政务办公需求,确保平稳过渡。在鲍全贵的带领下,公司团队不断赋能新余杭区数字化改革整体推进,一年多来,对接30多个部门的50余个信息化项目,项目申报金额超3.2亿元,节约成本600万元左右。

今年4月,临平南站、瓶窑汽车站、余杭汽车站等公交充值网点的撤离给不少乘客带来影响。鲍全贵多次联系市市民卡公司、合作银行,及时解决撤点后群众公交卡充值难题。8月,他带领开展公交充值业务进街镇;9月开学季,他组织全员打赢开学办卡高峰战,开设临时窗口,合理调配人员,宣导线上办理,全员加班加点,20天受理业务量6.5万余笔、制卡量超4.3万张,服务厅最高日接待量超6500人次。

用实干诠释初心 用责任担起使命

“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这是陈敏娜的座右铭。

刚忙完大学生联盟论坛的陈敏娜,又一头扎进党代表换届选举工作,随后又承担起村社换届风气督查、人大代表选举等工作。仅今年第三季度,她就牵头承办了全市党群服务最优项目打擂比武,指导青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村民义务日”助力未来乡村项目、组织承办“西部富美”有我“盟”群英荟萃未来乡村系列活动,牵头组织开展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系列活动……

不光工作强度大,陈敏娜还有很多“金点子”。她创新推出“未来乡村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未来乡村议事会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村民义务日”活动提质扩面等等。

陈敏娜认为,基层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既要力行“老黄牛”式的苦干,也要争当善思苦钻的“螺丝钉”型干部,让党的“神经末梢”直达百姓。正是有了信念的支撑,她在党建工作中事事要求尽善尽美。在陈敏娜等人的努力下,黄湖镇“未来乡村”建设正在变得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