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平台团(工)委,局(公司)系统团组织:

为充分发挥“团银合作”志愿服务联盟优势效应和服务作用,积极助推全区“青春社区”建设,引导余杭农商行“和润志愿者”和团员青年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更多青年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拥护者、参与者、践行者和引领者,经研究,决定全面深化“团银合作”志愿服务联盟,并就有关工作明确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关于“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加快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部署要求,着眼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全面深化“团银合作”志愿服务联盟,加强各级团组织与余杭农商银行“和润志愿者”的密切合作,将工作结对进一步深化到社区,工作联系直接延伸到小区,团结带领更多的团员青年和志愿者成为社会服务的生力军与突击队,助力余杭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

二、主要内容

(一)深化联盟结对直接到社区制度

1.社区志愿者工作负责人与“和润志愿者”服务支队负责人点对点直联结对。社区志愿者工作负责人与“和润志愿者”服务支队负责人作为直接联系人,双方及时对接本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相关志愿服务需求,梳理排摸“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双方负责人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做到及时沟通、实时对接、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共同掌握社区社会治理工作情况。

2.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与“和润志愿者”服务支队线对线联盟结对。“和润志愿者”服务支队根据地域就近原则到结对的社区登记报到,加盟到原有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和润志愿者”服务支队以农商银行特色工作为基础,结合该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服务需求和原有服务项目,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两支队伍形成一股力量,友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行动。

3.社区平台与金融平台面对面联盟结对。各社区团组织积极整合本社区资源,融入智慧治理、数字治理理念,为联盟结对开展活动提供便利。余杭农商银行“和润志愿者”服务支队利用行业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以联系制度为抓手,以智慧社区平台应用为媒介,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为所结对社区提供固定志愿服务项目,由各“和润志愿者”服务支队以《“和润志愿者”服务清单》的形式提供给所结对社区。

(二)建立工作联系直接到小区制度

1.信息共享。镇街团组织以社区为单位全面了解本社区内住宅小区基本情况,认真排摸各小区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志愿服务需求等,及时与“和润志愿者”服务支队共享信息。余杭农商银行“和润志愿者”服务总队以服务支队为单位认真梳理服务清单,及时提供到结对社区的各个小区。

2.联系到人。余杭农商银行“和润志愿者”服务总队统筹安排2名“和润志愿者”作为每个小区的日常联系人,日常联系人通过上门走访、工作驻点、加入小区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形式与小区建立密切联系,负责对接小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和润志愿者”队伍参与小区各类基层社会治理项目。

3.品牌共建。余杭农商银行“和润志愿者”队伍将人才资源、企业资源等充实到小区,以“社会治理+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在“青春社区”建设中形成志愿服务品牌。各小区提前告知“和润志愿者”日常联系人各类活动信息,如“青春社区活动日”、“社区邻里节”、垃圾分类活动等,加强双方日常合作共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和润志愿者”与基层社区结对制度、小区联系制度不仅是“团银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更是余杭共青团和余杭农商银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此项工作作为“青春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共青团工作总体安排,将工作具体落实到社区、小区,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

(二)突出合作亮点。镇街团组织要综合考虑社区建设差异化现状,结合余杭农商银行“和润志愿者”优势条件,着眼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社区亮点,培育品牌项目。余杭农商银行“和润志愿者”要以自身特色工作为基础,凸显社区特色,注重总结提炼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举措。两方应优势互补,共建合作,为“团银合作”助力全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样板。

(三)加强氛围营造。注重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开展持续性、立体式、多方位的宣传解读,把结对、联系制度的理念、思路和要求贯穿到实践中,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要积极选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出贡献的青年典型, 各级团组织要大力加强舆论宣传报道,为持续深入推进“青春社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团银合作”志愿服务联盟联系表


共青团杭州市余杭区委员会

2020年9月21日

余团字〔2020〕49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