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川和爸爸一起翻看历年获得的荣誉

小宇川(后排左二)参加浙江少儿广播合唱团的演出

4岁多的小宇川第一次上钢琴课

一首《采花》,被余杭这个六年级的孩子,用6种不同的伴奏方式弹出了6个版本。

他叫文宇川,是塘栖一小学生。别看小宇川今年才13岁,但在音乐上很有天赋,刚刚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计算机音乐制作专业。而这个专业在全国只招收7个学生,可以想象难度之大,竞争之激烈。

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国音乐最高学府之一,鼓浪屿钢琴学校一共才300多名学生,老师却有100多名,且都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招聘的海内外优秀教师,实行的是精英制课程教育。能在音乐最高学府接受最好的教育,是多少音乐学子梦寐以求的事。

小宇川的爸爸文焕敏告诉记者,得知儿子被录取的那一夜,他和妻子兴奋得难以入眠。回想起孩子这么多年的努力,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记者 王怡

从小表现出音乐天赋 两岁半能自发地钢琴弹奏

小宇川两岁半的时候被爸爸带去音乐教室,话都讲不太溜的孩子,一碰到钢琴,居然自发地弹奏起来。

虽然小宇川弹奏得不是很连贯,还不成调,但作为音乐老师的文焕敏很激动,感觉儿子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小宇川上幼儿园后,文焕敏就送他去学钢琴。

文焕敏告诉记者,在钢琴老师的点拨下,小宇川进步很快,很多曲子他听一遍,不需要看谱子,就能弹出来。有时在外面听过某支曲子,回家后儿子就能即兴发挥。


1%的天赋+99%的汗水

音乐天才开启“努力模式”

文焕敏说,儿子虽然音乐天资不错,但能有今天的成绩,与他的坚持是分不开的。

自从上幼儿园学琴开始,小宇川早早就把人生开启成“努力模式”,每天早晨6点20分一起床就练琴,365天天天如此,就连过年也没落下过。

不过,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7岁时,小宇川因为看到别的小朋友可以尽情玩耍,哭闹着不肯学琴。面对儿子的委屈、不理解,“虎爸”文焕敏只能狠下心肠无视。他说,学艺术的道路总是辛苦的,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级的时候,小宇川被选入浙江少儿广播合唱团。文焕敏说,那段时间,小宇川除了每天要抽出一个半小时练琴、兼顾好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之外,还要参加合唱团的训练、演出和比赛,完成合唱团老师布置的作业。

每年暑假,合唱团都要进行封闭式集训,时间从几天到二十几天不等。可能对别的孩子来说,暑假是放松、疯玩的日子。可对小宇川来说,每天6点起床,晚上22点到家,反而比平时更忙碌。


儿子优秀成绩的背后

是父母默默的支持和付出

为了培养儿子成才,文焕敏和妻子平时省吃俭用,却舍得在儿子身上花重金。

从学钢琴最开始阶段的一年几千元,到后来的一个月几千元,再到后面的一周几千元,最后考前阶段的每天几千元,几乎这个家里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了小宇川的身上。

文焕敏说,身边的朋友看到他把儿子培养得如此优秀,都是满满的羡慕。但是,其实别人只看到了光鲜的一面,背后的艰辛只有他和妻子知道。

浙江少儿广播合唱团的排练都是安排在每周五18:30-21:00,而家里的车子恰恰是周五限号。所以,这么多年,每周五文焕敏都像打仗一样:先把外卖买好,然后等17时放学接上儿子,马不停蹄地驱车赶到火车东站,把车停好后再转地铁到市区。

将儿子送到排练地点后,文焕敏再回到东站取车开进市区。等儿子排练结束,市中心的交通正是拥堵的时候。所以,每周五到家几乎都过22点了,如果遇到排练拖延,那就得23点到家。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儿子在半路上就睡着了。”文焕敏告诉记者,虽然艰辛,但是看着儿子一点点变得更优秀,他的内心分外满足。


开阔的眼界

让小宇川变得更优秀

文焕敏说,小宇川从一年级开始,一直都待在合唱团不起眼的低声部,因为合唱团都有发声要求,所以别人听起来可能会怪怪的。

一开始,小宇川会自我怀疑,但父母一直在想办法鼓励他。为了帮助小宇川接受声乐熏陶,2016年小宇川前往意大利研学游。在见识到意大利的合唱团激情四溢的演出后,不被同学朋友理解的郁闷烟消云散,小宇川更坚定了合唱低声部学习的信念。当时才9岁的他,得出了一条人生哲学:“可能你今天嘲笑的人,日后会变成歌唱家。”

当记者问起培养儿子的诀窍,文焕敏笑着说,一直以来他都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要成才,不是只有文化课一条路,艺术课也是一条路,这条路不是捷径而是另一个选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