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推行实施余杭区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信息卡之后,政府又为余杭人的菜篮子新筑一道“防护墙”。昨日,我区举行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农安码”和电子合格证发布会,宣布正式上线运行“农安码”。今后,这个二维码将成为全区所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身份证”,只需手机扫一扫,即可实现“一码知安全”“一码抓监管”“一码享服务”,加快我区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数字化进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源头和基础,事关社会民生大局。针对“农业生产主体监管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行难”两大全国性难题,区农业农村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开发食用农产品“农安码”,以及“余杭农安App”和“余上农安”微信小程序,并与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信息卡、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共同搭建“一码一卡一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全方位织密农产品安全防护网。

据介绍,余杭“农安码”,是为每个农业生产主体配置的一个唯一性二维码,用于身份识别和数据信息的实时记录传递。其具备生产管理、监督检查、质量追溯、惠农服务等四大核心功能。凭码可实现农业生产主体动态管理、农业生产记录、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实名制购买、农产品检测、合格证出具、风险预警、农技服务提示、监督检查、追溯管理、惠农扶持政策享受等十大应用场景。

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参与了余杭“农安码”试点工作,用“码”半年后,负责人何麟海认为,数字化监管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程序简化,更方便了。“以前蔬菜水果昨晚质检以后,进入农贸市场还要做一次检测。但是,有了这个‘农安码’就不需要二次检测了。”他说,所有生产、检测、销售记录都汇集到一处,省去了各种登记的麻烦。

同时,“一码一卡一证”也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买菜的时候扫一下二维码,我们的基本信息、检测信息等等都能知道。他们买起来更放心,而且还会主动帮我们打广告,带人气。”何麟海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只要质量有保证,价钱贵一点也接受。

“以‘农安码’为切入口,不仅提高了监管质量,而且加快了我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向数字化转型的脚步。”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金星介绍。目前,“农安码”已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推广,余杭也被列入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全省试点区。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生产主体信息登记14200家,其中550户规模主体已完成登记办理全覆盖,非规模主体已登记办理13650户。区农业农村局表示,计划到6月底,完成全区各镇街“农安码”赋码和信息卡登记发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