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开工了,疫情耽误了一点时间,现在要赶订单。”电话那头,刘泥抱说话的声音响亮,中间还夹杂着一阵缝纫机的“咔咔”声。

苗族女工刘泥抱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工厂推迟复工,生产进度受到了影响。不过,他们厂是台江县最早复工的企业之一。“我们现在抓紧赶进度,在家‘宅’了那么久,还是加班有劲头。”说完,车间里传来一阵笑声。

刘泥抱是贵州省台江县台拱街道红阳镇的一位苗族妇女,也是台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贫困户,现在居住在方黎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她所说的工厂就是位于我区扶贫项目——余杭扶贫产业园方黎湾园区里的一家浙商企业,名称为贵州繁荣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记者不由地想起第一次见到刘泥抱时的情景,那是今年一月初,公司刚开业不久,刘泥抱在自己的工位上认真地忙碌着。和很多苗族妇女一样,她带着好看的头饰,穿着民族服装,双手灵巧地在缝纫机上移动着。

看着记者的镜头对着她,刘泥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继续干着手里的活。后来她告诉记者,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镜头对着她,心里有点害羞也有点紧张,“不过,手里的活不能马虎!”刘泥抱笑着说。

这样的日子有盼头

刘泥抱今年35岁,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在县里的重点高中台江民族中学读高二,两个儿子也已经上了初中。“女儿挺争气,学习成绩不错,希望她能够考上好的大学,那我做梦都会笑醒。”刘泥抱说。

刘泥抱所在的村子在易地扶贫搬迁前,地处深山,交通不便。那个时候,刘泥抱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带孩子,赡养老人,做做家务,摆弄少得可怜的农田。说是农田,其实就是山坡上不到一亩的旱地,只能种一点玉米、蔬菜。

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爱人在福建打工挣的钱,但是,因为有三个孩子读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她家也进入了贫困户的行列。“没搬出来之前,我也想过到外面打工,但是老人和小孩身边离不开人,加上没有技术,只能待在家。”刘泥抱有些无奈地说。

改变是从2018年10月开始的。

因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刘泥抱和全村的人搬到台江县城的方黎湾安置小区,住进了政府为他们修建的住宅楼,住在这个小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一共有1000多户,人口达5000多人。

虽然从深山搬到了县城,但是没有了土地,也没有经济来源,如何生存成了像刘泥抱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台江县政府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必须破解的问题。

了解情况后,余杭对口帮扶台江县工作组积极行动,充分利用余杭的产业优势,经过认证走访调研,工作队决定在此地建设余杭扶贫产业园方黎湾园区,引进浙商企业,发展实体经济,以产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脱贫。

经过半年多的建设,今年一月,贵州繁荣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在余杭扶贫产业园方黎湾园区开业。“我家在楼上,今后,我下楼就能上班,既可以照顾老人孩子,还能挣到钱,日子会越来越好过。”刘泥抱笑着说。

产业带动就业创业

与别的产业园区不同的是,余杭扶贫产业园方黎湾园区是利用安置小区的底楼和二楼的营业用房,经过改造成为生产车间,企业也优先招用住在安置小区的群众,让易地扶贫搬迁户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

余杭区援派挂职干部、台江县常委、副县长姚爱华告诉记者,这种帮扶模式,就是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创业,帮助搬迁户实现“在家能团圆,下楼能挣钱”,高质量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余杭扶贫产业园方黎湾园区总面积7000平方米,由台江县扶贫开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厂房,余杭区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100万元进行厂房改造、装修和设备采购,由企业主提供流动资金、外贸订单、技术培训、管理模式和销售市场。

园区已经引入贵州繁荣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贵州众鑫鞋业有限公司、贵州振荣鞋业有限公司3家余杭企业,启用1处“妈妈制造”苗手工合作社扶贫工坊,形成“三厂一坊”产业扶贫综合体。

园区企业主要生产外贸箱包、外贸鞋类、手工刺绣等产品,年产值约3亿元,年税收约500万元,直接带动600余人就业,每年创造务工收入约2000万元,小区共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1000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

“贫困户除了有务工收入,另外还有一块分红收入。”姚爱华说。余杭扶贫产业园方黎湾园区利益联结9个深度贫困村,年缴纳租金约60万元,约13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中获得分红收益。

“对我们这些贫困户来说,有了工资收入,家里的条件就慢慢好起来了,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在工厂里学到技术,有了技术也许以后我可以自己开厂了!”说完,刘泥抱爽朗地笑了,笑声中透着自信和自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