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康和沈嘉用了20多分钟才把防护服脱下来

陈刚把名字直接写在口罩上

在急救中心调度室,车辆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要用消毒液先进行手部的消杀

消杀完成后,胡荣康露出了笑容

拖下来的防护服等装备,必须装进医用垃圾袋,先用消毒水消毒,然后再进一步处理

急救车的医生和司机是最早接触病患的人,也是距离病患最近的人群之一,做好自身的防护非常重要。每次救治或转运任务结束,急救车要消杀一个半小时。“脱防护服时,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宁可仔细再仔细,也不会追求快,要讲求防控和消杀的正确、有效。”沈海平说。 说话间,陈刚又坐上急救车出发了,向着目的地疾驶而去。

  记者在杭州市急救中心余杭分中心见到陈刚时,他刚接到指令准备出发,去救治一名有发烧症状的患者。记者发现,在他戴的口罩上写着自己的名字。

“带上口罩后,彼此一下子都认不出来了,这样可以方便大家相认。再说去接病患,他们一眼就在口罩上看到医生的名字,也许会让他们安心一点。”陈刚说。

记者 周铭

这段时间,急救中心的任务很重。往年春节,基本上每天平均救治和转运60趟左右,今年春节一下子增加到每天100多趟,初二那天更是达到了近130趟。在平均100多趟的任务中,有三分之二是救治转运有发热、咳嗽症状的病人。“工作强度非常大,我们的医生、司机都很辛苦!”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沈海平对记者说。

原本,陈刚应该在新西兰的某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和家人一起旅游,欢度新春佳节,因为疫情的爆发,他主动取消筹划了半年的旅行,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没啥理由,这是我的岗位,也是我的职责,一旦工作需要,我就必须出现在岗位上。”陈刚淡淡地对记者说。

目前,杭州市急救中心余杭分中心一共有急救车35辆,其中负压救护车7辆。负压救护车最大的特点是“负压”,所谓“负压”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让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从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避免更多的人受到感染。这种救护车在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病人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

车上还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全套抢救设备,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中心供氧接口等,一般呼吸系统的病患都会使用负压救护车救治和转运。

陈刚出发前,医生胡荣康和司机沈嘉刚刚转运了一名发热病人,他们正在脱防护服,进行身体的消毒杀菌处理。

记者看到,两人足足用了20多分钟才把防护服脱下来,而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一直非常仔细谨慎。“消杀过程要严格按照防护要求来做,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胡荣康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