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20年两会专题> 热点聚集
热点聚集

余杭的教育资源有怎样的规划?教育水平如何进一步提升?

备受关注的“两会”已经拉开帷幕,教育一直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热点。如何让孩子就近入学,怎样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是每个家庭都密切关注、教育主管部门殚思竭虑的问题。

罗晓萍是四川人,十年前和丈夫一起来余杭打工,她和丈夫的户口还没有落到余杭。去年,儿子到了入学的年龄,按照相关规定,她和丈夫向所在地的教育部门提供了身份证、居住证、户口簿、孩子的出生证等证件。怀着忐忑的心情,他们一家终于接到了电话。“孩子被录取了,我们一家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罗晓萍告诉记者。

上学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话题。每到入学季,这样的入学故事就在“循环播出”。记者从区教育局了解到,2020年秋季学期,我区义务段教育资源总量仍相对紧张,特别是部分人口流入快且多的镇街,如:临平城区、瓶窑、崇贤、闲林、良渚、乔司、余杭等。2019年12月,区教育局已发布36所小学、4所初中的预警信息,其中红色预警30个,黄色预警10个,造成一些入学问题突出。

完善布局规划 不断调整优化 2020年计划实施91个学校项目

入学问题上,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让孩子“上好学校”成为家长的需求。

记者从区教育局了解到,针对家长们对优质学校扩容、整合办学优势和特色的期许,近年来,教育部门结合区域人口发展水平、人才集聚程度和教育服务要求,完善教育布局规划动态调整和优化机制,结合平台、镇街实际适当提高居住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

2019年,我区共竣工瓶窑中学扩建、汀州学校迁建、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等25个项目,新开工瓶窑西溪小学等35个项目,续建良渚高级中学等56个项目。

2020年,全区还将计划实施学校项目91个,其中,新建项目26个、续建项目65个,年内计划竣工学校项目21个,将有新塘栖中学、临平第二中学、运河小学、余杭街道第四幼儿园、瓶窑许家村幼儿园等学校建成启用。

1976名研究生、573名双一流高校、全国重点建设高校毕业生报考我区第一批教师招聘

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让每个孩子都有书读

除了全力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外,教育部门在优化资源配置、校际协同发展、保障学生权利等提升教育资源工作上下了大功夫——

对余杭西部学校实施人才招聘、教师支教、职称评聘、待遇倾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东西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实施“区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特惠扶持政策体系,确保教育精准资助“不落一户、不落一生”,2019年学生资助覆盖学校164所,资助学生26626人次,金额达2922.9万元。

挖掘拓展教育资源总量,确保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有书读”。据悉,2019年秋季,全区义务段学校共计招收随迁子女13300人。学校点位的增加、教育资源的重组,切实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我区在中小学三至八年级以及普职高高一、高二阶段开展AI人工智能教育

加大教育人才招引力度 2020年拟招聘新教师900人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此次政协第十一届杭州市余杭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余杭教育学院赵惠娟提交了“关于推进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中小学深度合作、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的提案,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和期待。

谈及教育质量提升,赵惠娟希望我区教育部门能加强中小学与上海、江苏等名校的深度合作,结合各自的教育优势和需求,开展教育领域评价改革、课程改革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希望加强学校管理经验的交流分享,以及学生综合素养培训、教学科研、信息化建设、家庭教育推广普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面对教师的建言献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已经陆续做出了相应动作。我区一直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教学质量等工作,注重加大教育人才招引力度,2020年拟招聘新教师900人,引进教育人才100人。

2019年9月,我区创新建设AI人工智能教育“进课堂”项目,在全区中小学三至八年级以及普职高高一、高二阶段开展AI人工智能教育,打造余杭人工智能教育品牌。接下来,我区还将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引入5G智慧校园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此外,深化教育合作、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加快名校集团化办学步伐、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等一系列行动持续推进,余杭在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将不断努力,实现群众“人人上好学”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