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纵横阡陌间,一条条宽阔平整的公路犹如玉带,不仅串起了一个个村庄,更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点缀在余杭大地上。

2019年,区交通运输局持续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总目标,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努力将惠及广大群众的“四好农村路”从民生工程升级为民心工程,为余杭百姓铺就了一条条致富路、生态路和幸福路。

全力打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秋冬时节,瓶窑镇的北湖草荡万亩芦花迎风摇,婀娜多姿似飞雪。毗邻北湖草荡的北塘路,连接着瓶窑镇张堰村与西安寺村,往西一直延伸至径山镇,全长约6公里。

“原先经过这条路坑坑洼洼,又窄又小,来看美景都嫌麻烦。”家住张堰村的王阿姨说,现在路修好,游客纷至沓来,热闹极了。据介绍,北塘路不仅串联起多个村庄,给村民出行带来便利,行驶在北塘路上还可以欣赏到万亩的草荡风光。

修好路,不仅能让埋没的风景红起来,让沿途的村庄靓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村民生活美起来。去年5月,仁和街道东塘村黄家墩组的一条村道华丽变身。

改造前,这条村道只有两三米宽,狭窄又坎坷,两辆车无法交汇,愣是成了一条“倒车路”,进出极为不便。经过一年多的改造,这条2.2公里长的村道拓宽成6米宽的双向车道。“多年下来,水泥路面有好多坑坑洼洼,有的地方已经裸露成砂石路,真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东塘村村民唐燕飞说,如今这条路修好了,每天进出方便多了。

北塘路、黄家墩组村道只是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的一个个缩影。2018年,我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开启“四好农村路+”乡村旅游、历史人文、产业经济等交通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全新模式,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建设完成 “四好农村路”1000公里的目标。

为此,区、镇街两级成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亲自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专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区交通运输局坚持组织召开每月工作例会,分组赴一线指导服务镇街,积极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督促镇街加快推进速度。

2019年“四好农村路”新开工项目涉及17个镇街、98个村社,共188条、226.285公里,合同投资50553万元。

重点做好“四好农村路”管养文章

“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余杭在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同时,重点做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三篇文章。

行走在仁和街道渔公桥村委至古荡漾拓宽改造工程线路,记者被一块特殊的路牌吸引,上面留有一个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可以了解“路长”信息。

“我主要负责协调监督公路的日常维护、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和运营管理。”渔公桥村古荡漾网格长沈梦娣告诉记者,她担任“路长”一年多来,每半个月都会检查自己管辖的村道,平时也会利用工作之余多看一看“挑挑刺”。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全面提升路域环境,区交通运输局制定了《区“四好农村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四好农村路”实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按照“一路一长”的要求,在所有农村公路上设立路长牌。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在抓好养护管理的基础上,我区还不断优化客运体系,通过采取全域配置城乡客运、优化农村客运网络、创新客运新模式等举措,镇街、建制村通班车率均达100%,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2020年是“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到那时一条条不断延展的高品质农村公路,将带着丰沛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逐一打通我区农村发展的末梢循环,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