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潜水捕鱼的鱼鹰,不做浮在水面嘎嘎叫唤的鸭子。”区人大代表、塘栖镇丁河村党委书记朱祖华快人快语,“基层干部要有一点‘鱼鹰精神’”。
朱祖华把“鱼鹰精神”概括为“潜下去、摸上来、抓落实”九个字。推行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丁河村的基层社会治理现在搞得风生水起,该村总结提炼并身体力行的“鱼鹰”精神功不可没。
为真正做到“潜下去”,丁河村党委要求每一名村干部每年逐户走访村民不少于2次,听取群众对村务工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实事推进等方面的建议意见,并逐条记录、张榜公布、一一解决并答复。
民情民意“摸上来”了,下一步就要抓落实。为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村里建起了法治广场,办起了“雪亮学校”,并自建法律服务队伍开设“法律诊所”,为村民提供法律帮扶;为提升村民的道德文化水准,村里大力提倡孝德文化,办起了农耕文化陈列馆;为提升村民的自治能力,村里拉起了6支志愿服务“鱼鹰大队”,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渔议、渔治、渔乐等不同服务类型的12个社会组织,帮助村民解决身边的大小问题。
“今年村里还将组建一支‘丁河嫂’女子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妇女同胞的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朱祖华说。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坚强后盾。对此,朱祖华另有盘算,何家弄农耕基地将和英国阿平汉公学合作建设,走农耕文化和青少年教育相结合的路子;依托丁山河漾、塘超小径的庞家埭“百匠坊”一条街主打乡村风情游。“接下来我们要组建一支鸬鹚捕鱼队,让大家见识真正的鱼鹰精神。”朱祖华说。
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朱祖华关注民生民情、履职尽心尽责。“区委提出要统筹‘四大区域’发展,我今年打算提交一份有关‘东部崛起’方面的建议,建议区委区政府加大对临平副城周边镇街的基础设施投入。”朱祖华说,如塘栖具有“名镇、名山、名湖”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架路、地铁等快速交通设施应该延伸到塘栖。
农村农贸市场也要提升品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大软硬件投入,镇街级微型消防站要实现全覆盖,对村级美丽经济的开发要加强指导和培训……接受记者采访时,朱祖华一口气提出好多建议和意见,“鱼鹰精神”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这名基层人大代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