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余杭区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关于调整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的通知》(浙政发〔2014〕19号)和《关于贯彻落实

  一、征地区片综合价由什么组成?

  征地区片综合价由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组成。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的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由被征地所在镇(街)、开发区按实际价值进行补偿,不在征地区片综合价范围内。

  二、我区分几级区片,如何分布?

  我区根据区片地理位置的优劣和土地利用现状的不同对区片进行两级划定,具体如下:一级区片:乔司街道、南苑街道、临平东湖街道、星桥街道、运河街道、崇贤街道、仓前街道、五常街道、良渚街道、余杭街道、闲林街道、塘栖镇、仁和街道、瓶窑镇、中泰街道。二级区片:径山镇、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

  三、我区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如何?

  1.土地补偿费补偿标准。土地补偿按不同区片以亩为单位进行补偿,实行同片同价。其中,征收耕地、其他农用地(除林地以外)和建设用地的一级区片补偿标准为3.55万元/亩;二级区片3.43万元/亩;征收林地、未利用土地补偿费减半计算,一级区片为1.78万元/亩,二级区片为1.72万元/亩;征收镇(街)、村集体和被征地组征地涉及农转非人员安置完毕后的所剩余土地(简称:橡皮地)按以下标准一次性进行补偿:一级区片6万元/亩、二级区片5.85万元/亩。

  2.安置补助费补偿标准。安置补助费标准全区统一为2.5万元/人。核定征地安置人数时,涉及被征地所在组人均耕地之比高于1.0的按1.0计算(详见附表)。

  四、文件中规定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如何?(最新政策以区人社局解释为准)

  (一)参保对象与缴费标准

  从2014年7月1日起,发布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涉及年满16周岁及以上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办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手续时,按发布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当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标准一次性缴纳10年保险费(以下简称“10年养老保险费”)。

  (二)资金来源

  1.“10年养老保险费”的资金来源:

  (1)征地农转非人员用安置补助费全额抵缴;

  (2)不足部分由政府在收缴的参保补助金、征地风险准备资金和其他资金中安排。

  2.参保补助金、征地风险准备金来源:

  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每亩按发布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当年“10年养老保险费”缴费金额标准缴纳参保补助金、征地风险准备金。招拍挂出让用地,由做地主体承担;其他形式用地,由用地业主承担。

  (三)养老保险关系衔接转移

  1.本通知实施前,应实行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安置的征地农转非人员,在发布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一年后转保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以下简称转保),统一按2014年“10年养老保险费”缴费金额标准缴费,原养老基本生活保障缴费金额可用于抵缴,不足部分应予补足。其中,2012年4月1日前的养老基本生活保障缴费金额按4万元确定。记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仍按实际金额的8/18确定。

  2.至法定退休年龄时,实行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和一次性缴纳(含转保)“10年养老保险费”但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又不愿继续缴费的征地农转非人员,保险关系可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的次月(参保时已超过60周岁的,从办理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手续的次月),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计发养老保险金,若计发的养老保险金低于我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5%的,应予以补足。其中,参保时女性已年满50周岁的,从办理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次月,按我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105%计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至60周岁。

  3.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享受的统筹外项目、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的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和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5%补差所需资金,由区财政在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征地风险准备金和其他资金中列支。

  五、该政策的执行时间?

  余政办[2014]103号征地区片综合价文件自7月1日起实施。即2014年7月1日后发布的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其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按本通知执行。后于2018年2月重新公布,并明确于2018年3月15日正式施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