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把握“一条主线”、正确处理“两大关系”、加快推进“三大转型”,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据初步测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101.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9.5%,增幅高于全国(7.4%)、全省(7.6%)、全市(8.2%)平均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为120413元,增长7.4%。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9602美元。 

  产业结构。从GDP构成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50亿元,下降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2.50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3.04亿元,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4.6:42.8:52.6调整为4.1:40.2:55.7,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2014年,我区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554.74亿元(剔重),同比增长18.2%,高于GDP增幅8.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0.38%。其中,物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新能源、信息软件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6%、31.3%、28.3%、26.1%、23.4%。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40.78亿元,增长20.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80亿元,增长18.0%。从主要税种看,企业所得税增长45.9%,个人所得税增长29.5%,营业税增长14.0%,国内增值税增长7.5%。从主要行业看,除房地产业外的第三产业完成税收96.34亿元,增长38.5%;工业企业完成税收68.47亿元,增长12.6%;房地产业完成税收50.89亿元,增长6.5%;建筑业完成税收18.57亿元,增长17.9%。全年完成财政预算支出137.12亿元,增长23.0%,预算内用于民生支出94.66亿元,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的69.0%,增长16.7%。在支出结构中,教育科技、城乡社区、保障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利、节能环保分别占总支出的25.9%、10.5%、10.2%、7.0%、6.0%、2.8%。 

  市场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累计上涨1.6%。从构成看,八大类商品累计涨幅呈现“五涨三跌”的运行态势,其中,食品类、居住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分别累计上涨3.5%、2.1%、1.5%、1.5%、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分别下降0.1%、0.5%、0.7%。(见表1)。 

  表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项       目 

  2014 

  201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01.6 

  102.6 

    1、食品类 

  103.5 

  104.6 

    2、烟酒及用品类 

  100.2 

  100.6 

    3、衣着类 

  101.5 

  99.4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99.9 

  100.4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101.5 

  99.2 

    6、交通和通信类 

  99.3 

  98.7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99.5 

  103.7 

    8、居住类 

  102.1 

  104.8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截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2.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1万人,其中女性人口47.31万人;非农人口54.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4万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8.9%,较上年末提升了1.6个百分点。年末总户数25.3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54万户。全年出生人口12836人,死亡人口5192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4.04‰和8.36‰,户籍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6.63。 

  人民生活。201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329元,增长10.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668元,增长12.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7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6581元,增长11.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2521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64.05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23.52亿元,比年初增长13.7%;人均储蓄余额达9.01万元。 

  社会保障。截至年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7.0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5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1.9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5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7.0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1.84万人、1.51万人、2.68万人、2.08万人、1.98万人。 

  劳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91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167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042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3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1%。全年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44家,带动就业1600人,当年接收毕业生6503名。全年累计举办日常交流会和专场招聘会89场次,共有9061家次企业进场招聘,提供用工岗位10.67万个,成功就业2.87万人。 

  社会福利。截至年末,全区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38所,床位6484张,收养人员2103人。全区共有低保家庭1758户3259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对象4623户4723人,发放低保金、残保金共5688.7万元。“送温暖”、“送清凉”走访慰问困难家庭21908户,发放慰问金及物资共1966.11万元。发放临时救助、物价补贴、水电气补贴、特殊补助对象生活困难补助等资金2034.34万元(含镇街道临时救助资金)。三级慈善组织共募集善款2515.45万元,发放慈善救助金2364.9万元,救助弱势群体36395人次。 

  三、公共事业、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交通运输截至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27.83万辆,增长8.6%,其中载客汽车23.35万辆,增长9.1%。全年公路客运量14459.76万人次,增长9.3%;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222.28万吨,水运货运量1888.34万吨。 

  供电供水。截至年末,全区供水能力达到80万吨/日,全年销售水量1.39亿吨。全区供电容量为467.75万千伏安,全年累计完成供电量71.74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74.58亿千瓦时,下降0.3%,其中工业用电量47.40亿千瓦时,下降2.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1.77亿千瓦时,下降5.8%。 

  环境保护。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77天,优良率为51.8%,较上年相比,优良率上升了14.6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中PM2.5、PM10和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下降11.4%、16.7%和24.2%。出境断面水质均好于入境断面。 

  安全生产。全区连续第十年实现安全生产三项指标“零增长”。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不包括消防事故)480起,下降2.44%;死亡113人,下降11%;直接经济损失465.9万元,下降4.2%。 

  四、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0亿元,增长0.1%。农林牧渔“三增一降”,其中,种植业39.58亿元,增长5.0%;林业7.09亿元,增长6.8%;牧业6.06亿元,下降36.5%;渔业15.18亿元,增长5.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51万亩,下降2.3%,其中粮食作物21.97万亩,增加0.56万亩;粮食总产量10.21万吨,增加0.32万吨。实现水产品产量6.29万吨,增长1.9%。生猪存栏5.6万头,出栏15.64万头,分别下降36.1%、42.9%;羊存栏5.02万只,出栏5.54万只,分别增长12.3%、10.6%;家禽存栏117.11万只,出栏431.44万只,分别下降27.1%、63.2%。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82.29亿元,增长3.1%。截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93家,实现产值1483.47亿元,增长3.5%;销售产值1465.47亿元,增长4.4%;增加值300.60亿元,增长7.0%。 

  工业效益。全区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6.65亿元,增长3.7%;利税总额124.99亿元,增长12.9%,其中利润总额72.61亿元,增长13.8%。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9.9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24%,分别较上年提高0.1、0.58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2.80亿元,占GDP总量的3.9%。实现产值266.43亿元,增长10.6%。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737家。全年共计核发建筑施工许可证582个,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381个,共有在建项目1004个,其中房建项目645个。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6.15亿元,增长24.5%。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6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4.54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51.00亿元,增长30.2%,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 

  指    标 

  2014年实绩数(亿元) 

  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786.15 

  24.5 

    其中:项目(单位)投资 

  435.59 

  18.9 

    其中:第一产业 

  0.61 

  200.2 

          第二产业 

  134.54 

  2.6 

          其中:工业 

  134.18 

  2.6 

          第三产业 

  651.00 

  30.2 

 

  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业完成开发投资350.56亿元,增长32.4%。其中,普通住宅完成投资235.89亿元,增长15.5%。商品房施工面积2420.94万平方米,增长22.3%,其中住宅1584.29万平方米,增长8.0%。房屋新开工面积578.37万平方米,增长30.9%。全年共批准预售商品房面积592.9万平方米,增长20.3%。共成交商品房35897套,成交面积386.57万平方米,成交额406.61亿元,分别增长16.4%、14.5%、7.2%,商品房成交均价10518元/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4%。 

  七、国内贸易、旅游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5.48亿元,增长13.6%。其中,批发零售业286.12亿元,增长14.0%;住宿餐饮业29.35亿元,增长9.0%(见表3)。全区商品交易实体市场共实现成交额876亿元,增长14.4%。其中,消费品市场102个,实现成交额652亿元,增长15.1%。 

 

表3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    标 

  2014年实绩(亿元) 

  增长(%)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315.48 

  13.6 

  其中:批发和零售额 

  286.12 

  14.0 

        住宿和餐饮业 

  29.35 

  9.0 

    

  旅游经济。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03.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5.79亿元,分别增长16.4%和17.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181.5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9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7.0%。截至年末,有A级景区10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6家;旅游饭店23家,其中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4家,特色文化主题饭店1家;星级旅行社4家;浙江省旅游经济强镇4个,浙江省旅游特色村9个,纳入杭州旅游咨询体系的咨询中心10家。 

  八、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0.14亿美元,增长8.2%,其中进口4.35亿美元,下降0.4%;出口55.79亿美元,增长9.0%。从出口地区看,美国、欧盟分别增长13.2%、12.6%,独联体、金砖、东盟国家分别增长27.5%、21.9%、8.0%,中东下降4.2%;从出口产品看,日用品及休闲用品、机电产品、高新产品分别增长27.4%、20.3%、13.9%,纺织品、农产品分别下降2.2%、8.9%。(见表4)。 

 

表4  全区自营出口分类表 

  指    标 

  2014年实绩数(亿美元) 

  增长(%) 

  占比(%) 

  自营出口 

  55.79 

  9.0 

  100.0 

  主要出口产品: 




    高新产品(五部委口径) 

  2.80  

  13.9  

  5.0  

    农产品(余杭区口径) 

  0.79  

  -8.9  

  1.4  

    纺织品 

  24.46  

  -2.2  

  43.9  

    机电产品 

  21.17  

  20.3  

  38.0  

    日用品及休闲用品 

  5.46  

  27.4  

  9.8  

  主要经济体: 




    美国 

  12.28 

  13.2 

  22.0 

    欧盟27国 

  14.12 

  12.6 

  25.3 

    金砖国家 

  5.56 

  21.9 

  10.0 

    中东地区16国 

  6.10 

  -4.2 

  10.9 

    独联体12国 

  2.17 

  27.5 

  3.9 

    东盟10国 

  4.09 

  8.0 

  7.3 

    

  利用外资。全区新批外资项目56个,合同外资4.89亿美元,到账外资10.78亿美元。新引进的56个项目中,工业项目25个,合同外资2.55亿美元,增长80.9%,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工业项目实到外资3.4亿美元,增长71.7%,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引进内资。全年市外到帐内资90.75亿元。206个市外到账内资项目中,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服务业、信息软件等产业项目有153个,到位资金60.35亿元,占全区总量的66.5%。 

  浙商回归。全年浙商回归项目到帐资金72.93亿元。总投资2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2个,到位资金58.9亿元,其中引进总投资3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为19个、17个、8个。 

  九、金融 

  金融。截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21.71亿元,比年初增长8.0%。各项贷款余额1305.61亿元,比年初增长7.2%,其中,短期贷款同比下降3.4%,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1.4%。 

  十、教育和科技 

  教育。年末,全区幼儿园91所,1468个班,在园幼儿47071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99.7%。小学46所,在校生82297人。初中33所,在校生30632人。普通高中11所,在校生13201人,毕业生4308人。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100%、90.5%。 

  科技。全区完成专利申请6696件、授权458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41件、授权295件;企业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达到6047件和4181件,占总量的90.31%和92.48%。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型企业196家,其中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5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市高新技术企业38家,雏鹰企业7家,青蓝企业2家。全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截至年末,全区文化经营单位有1401家。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105.2万册,净增7.8万册;《余杭晨报》日发行量达3.05万份;余杭电视台每天播出时间17.5小时,其中自备节目8小时;广播电台播出时间为24小时,其中自备节目19小时;有线电视入户率98%,数字电视用户34.8万户。 

  卫生。截至2014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0家,其中区属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医院、卫生院共有各类医疗病床3655张,其中区属医院2236张。医院、卫生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960人,其中执业医师1954人,注册护士2354人,分别增长2.76%、8.56%和8.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37‰,比上年下降了0.46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1.42‰,比上年下降了0.78个千分点。 

  体育。全年面向基层新建60个健身苑点,17个篮球场,20个乒乓室(场),7个室内健身房,4个体育健身公园,并被评为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先进集体。举办、协办大型体育赛事及活动,指导、协助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举办余杭区第十届人民运动会,全区1万余人次参加比赛。全年共有60余个村(社区)举办基层全民运动会。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 

  3.本文使用的增长速度,除“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外,其余均按现价计算。